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 ---专访YERP产供销协作平台创始人李团生

2019-1-17

image.png

“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。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。”

一首沉寂了300的小诗《苔》,因为一期央视《经典咏流传》的节目,在这个春节刷爆朋友圈。节目言道,梁俊2013年来到贵州省石门坎支教两年。在这里,他把古典诗词谱上曲教给山区学生传唱。《苔》这首诗入选,是因为梁老师有同样的经历和感受:“因为我也是一样的,从山里出来的,也不是最帅的那一个,也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个,就像潮湿的角落那些苔,人们看不见”,“但是它们真的像一朵一朵的花,很美”。“我要告诉孩子们,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,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,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”。

农历戊戌新年,IT高管会采访了荣获2017创新奖—YERP产供销协作平台的创始人,上海三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团生,一朵现在很小,却美丽开放着的花。

记:ERP已经是一个发展非常成熟、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了。你们为什么会选择进入这样一个领域?

李:的确,ERP甚至是一个已经过时的概念了。5年前,当我们二次创业时,曾在知名风投人徐小平面前做过路演,但不被看好(虽然我也对他当时看好的课外辅导项目不太感冒)。而作为一名交大人,准备选择将公司设立在交大紫竹科技园时,这个项目也因为显得过于陈旧而不够资格。但促使我们一路走来的原因是,我们看到,有太多的中小制造企业,还在使用落后的手工化管理方式。一方面,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商机;另一方面,我们也是发自心底的希望,能为中小企业信息化,做出一份自己的努力和贡献。

记:的确,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,有着数以百万计中小制造企业,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。但很多业内人士都反映现在ERP很难做,而且很多企业和管理人员对ERP的效果也不是很看好,甚至持反对态度。您是怎样看待的呢?

李:嗯,我也经常和同行的朋友进行交流,普遍感觉是,中国这么多年来,在ERP上没有什么长进。包括用友、金蝶等龙头企业,也在对ERP产品进行反思和转型。的确,ERP的鼻祖是SAP,源于以规范严谨著名的德国。我记得3年前,有个德国客户,找我们为其中国办公室买一批电脑,他们要求的交期是2个月后。这在我们看来简直有点不可思议,我们买电脑,明天要,今天去买就可以了,他们居然要提前2个月。但背后其实反应出的是那家德国公司的计划时间之长。ERP的核心是MRP,即物料需求计划,落脚点是计划,要先计划、再执行。但在很多中国的中小企业里,更加注重的是高效和灵活,不是很注重计划。我以前去过一家温州的医疗设备制造企业,他们和外企竞争时的优势就是:交期短。外企说我要先设计、再生产,一套流程下来最少要4个月,但他们说,我们可以边设计边干,只要2个月。但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时,这种做法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了。现在中国在向制造强国转型,消费在升级,政府和人民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,这就要求我们的制造企业,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,而ERP系统的成功导入,可以显著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,从而有助于打造精品。

记:那作为一个客户,为什么要选择YERP呢?毕竟,SAP、用友、金蝶……市场已经有非常多的比你们更知名的产品了。

李:其实,我们这个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ERP。这里讲一讲我们这个产品名称的由来。我是2002年,MBA毕业那年,开始创业的,当时创业的项目是《中小企业IT外包服务》,创立的公司名称是上海维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。曾经的梦想,是打造中国最大的IT部。后来在发展的过程中,因为各种原因,我们不断地收缩和聚焦。5年前,我们在继续运营维络公司的同时,新创立了上海三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,专注于中小企业管理软件业务。成立之初,有感于客户觉得很多软件太复杂,又不能贴合公司的实际需求,我们提出了”容易而且匹配”的价值主张,因此根据ERP的谐音,我们给软件取名,叫做“易而匹”,为此我们还注册了“易而匹YERP”的商标。为了实现“容易而且匹配”的价值主张,我们选择的是量身定制的服务方式,同时为了降低定制成本,我们主要采用了基于超级Excel图文开发平台的系统设计技术。这种低成本快速定制管理软件的服务,受到了很多企业的欢迎,我们先后为上百家企业提供了这种服务。但作为一个公司来说,定制开发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业务模式,因为很难复制。但在开展这个业务的过程中,我们的服务和理念,吸引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才进来,形成了一个优势互补的核心团队。这个是我们最大的收获。在为客户提供系统设计和实施服务的过程中,我们发现了一个细分市场:离散型制造。市场上很多ERP软件,可以满足连续生产的管理需求,但对于多品种、小批量、交期短的离散型制造,反而是一种束缚。而且我们认为:企业从本质上真正需要的,不是ERP,也不是MES或OA等软件产品,而是一个能真正帮助其提升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的工具,结合我们产品的功能,我们率先提出了产供销协作的概念,因此将我们的产品命名为“YERP产供销协作平台”,旨在帮助企业,通过内部的有效分工和高效协作,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,从而为客户提供有品质保证且满足交期的产品,同时,通过精益管理和科学决策,不断降低企业的成本,增加企业的利润。

记:YERP产供销协作平台,这个听起来很不错,那这个和传统的ERP相比,究竟有哪些区别呢?

李:说实话,我们其实并没有深入地研究过市面上的各种ERP产品。YERP产供销协作平台,是我们在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设计服务的过程中,不断总结、归纳和提炼出来的。两年前,我们学习了西方的管理会计,最近,我们又学习了阿米巴的经营会计。我们感觉,和传统ERP相比,我们的区别主要在于,YERP产供销协作平台,更多是面向业务的,而传统ERP产品,更多是面向财务的。传统的ERP产品,在财务上的结果,是要提供能够交给税务局的一套帐务和三张报表,因此必须满足财务会计的要求,而财务会计是受到法律条款和规范强制性要求的,因此,传统的ERP,更多地是需要对财务部门负责,而不是对业务部门负责,ERP上线,不但不能给销售、生产、采购等部门提供帮助,反而会带来各种束缚和麻烦。这个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,是必须的和可能的,因为大中型企业,其业务反而通常是简单的,因此是可以克服和实现的;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,其业务反而往往是复杂的,反而很难达到。因此我猜测,这才是造成中国ERP实施成功率不到30%的最根本的原因。YERP则相反,我们是从业务的实际运营出发,更多的是满足销售、采购、生产等业务部门的实际需求,帮忙他们借助计算机,更简单、更方便、更高效地做好本职工作,而不是为了满足财务做账和报税的需求。

记:也就是说,YERP其实没有财务功能?那是否合规?

李:准确地说,YERP是不具备财务会计功能,因此,YERP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ERP,所以我们取名叫做“产供销协作平台”。但YERP有业务部门所需要的应收应付、成本和利润核算等财务方面的功能。因为财务会计在指导企业实际经营上存在着先天性的问题和不足,2017年,财政部发文,要大力发展和应用管理会计系统,而YERP提供的恰好是管理会计系统,因此也是合规的,而且符合政府鼓励方向的。不过目前,我们软件在管理会计功能方面,还有很大待提升的空间,我们会不断从客户的实际要求出发,增强管理会计方面的功能。此外,我们还考虑引入阿米巴的经营会计和内部交易会计,以此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。当前,我们很多客户,都是在业务上使用YERP系统,然后根据YERP系统,自动生成财务所需要的数据,进行财务会计的处理,以此实现财务业务的一体化。有些客户,还将我们的系统,提供给审计部门进行审计,也没有遇到什么问题。

记:据你们统计,YERP实施成功率在90%以上,远高于传统ERP。你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?

李:的确,“3分软件,7分实施”。作为横跨产、供、销、人、财、物等各个部门的管理系统,要真正上线,还是会面临各种障碍和问题的。很多企业在ERP实施上,都吃了不少苦头,走了不少弯路,甚至最后以失败而告终。YERP为了保证系统实施成功率,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:

先模拟,再签约。客户有意向后,我们会派资深的实施顾问,免费上门进行调研,深入了解客户的业务流程、产品特点、生产方式、人员结构、现有表单和报表等,在此基础上,我们会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和需求,在YERP上进行系统模拟,模拟从一个真实的销售订单开始,到物料需求计算,到采购、生产、仓库出入库、应收应付等业务闭环的全过程。客户如果觉得方案可行,我们才签约。模拟的过程,其实是一个双方进行深入了解和沟通的过程,一方面是软件功能是否适合,另一方面是双方的理念和做事方式是否合拍。通过模拟,还可以清晰地界定软件的功能和服务范围,以及双方的职责范围、系统实施成本和交期,有助于双方达成互信,友好合作。模拟下来,如发觉有不合适,我们就停止。这样还可以有效避免销售人员为了达成销售业绩,而夸大系统功能或做出无法达到的承诺,防止以后产生纠纷。不是一把手,不签约。根据我们的经验,如果一把手不参与或指派高级管理人员全权代表,系统在实施过程中,就很难推倒部门墙,在部门间进行有效协调并达成一致,从而造成系统无法推行下去。所以,一把手不参与的项目,我们不做。不计成本,只为成功。一旦签约,除非客户自己放弃,我们就会不计成本,直至成功。虽然经过前期初步的模拟,但在真正推行的时候,还是可能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。特别是我们实施顾问的工作量,在签约时是无法精确预计的。但为了打消客户的疑虑,我们和客户约定的是一个保证上线的闭口合同,而不是按人天进行费用计算的开口合同。如果遇到特殊情况,实施工作量大幅超过预期,或者需要对软件进行大量定制和开发,我们会和客户协商增加费用,但即便客户不同意,我们也不会因此而终止服务,我们仍会不计成本,以系统是否能成功上线作为唯一标准,竭尽全力,争取成功上线。我们相信,付出终有回报。把事情做好,是最重要的,钱是其次的。

记:除了软件,实施顾问很重要,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一个项目的成败。您前面说过,好的商业模式,必须要能复制。软件可以复制,但实施顾问如何复制呢?

李: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,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。可能培训是一个途径。但好的项目经理,除了要懂软件,懂业务,还要具备非常高的沟通、协调、组织和管理等能力,此外,还需要有实际项目的历练,才能保证项目成功。就像开车一样,有些事情,除了学,还必须要习,要成为高手,还必须要有相当的经验。不过,市场上有很多咨询管理顾问,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能力和素质,如果能和他们合作,可能会是一个好的途径。

记:16年前,您的梦想是打造中国最大的IT部,那么,您现在还有什么梦想吗?

李:在去年,我们团队曾专门讨论了三允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。愿景是成为中小制造型企业业务管理软件领导者;使命是助力中国制造;价值观是专注、匠心、合作、共赢。5年前,我的梦想是我们的产品,能在10年内,服务10万家企业。但现在概率论告诉我,这个梦想实现的可能性,不会大于万分之一。但“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”,衡量花朵是否美丽,其实花朵的大小并不是标准。同样,梦想是否美丽,也和大小无关。我们会不断努力,争取能服务更多的客户,把企业做强做大。但我们也不会为了做大而做大,善待遇到的每一个人,服务好遇到的每一个客户,这样即使我们最终无法实现宏大的梦想,也会是一朵努力开放的美丽的花。

记:谢谢您,祝愿你们的YERP产供销协作平台大卖,早日实现10万家的梦想!

李:谢谢您,也祝愿IT高管会越办越好,能够成为中国乃至全球IT高管交流的平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