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镀企业数字化转型探讨

2022-6-8

(原文刊登于《无锡电镀与涂装》20221期)

 

2022新年伊始,习近平总书记在《求是》杂志发表重要文章:《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》。文章指出:“要把握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方向,推动制造业、服务业、农业等产业数字化,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、全链条的改造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、叠加、倍增作用。要推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,加快培育一批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。”那么具体到电镀企业,我们应该怎样顺应趋势,把握机遇,做好企业数字化转型,利用数字技术,降本增效,提升品质,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、获客能力和盈利能力呢?结合我们多年来的企业数字化服务实践,我们做一些简单的分享,供业内人士参考。

一、数字化转型究竟是什么?

“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应对竞争的过程中,充分利用数字技术,以创新为手段来改变商业模式、管理体系、运营方式、组织方法、组织文化、资源和生态,以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和风险、提升客户体验的一系列变革。”这是我看到的关于数字化转型的最好的定义。

我们来仔细分析下这句话。首先,数字化转型是一种“变革”,而且是一系列变革。变革的烈度介于改变和革命之间,不改变就会被革命。应对“竞争”,意味着必须跟上,才不会落后于对手,并要争取取得竞争优势。“数字技术”,一言以蔽之,模拟技术都逐渐被数字技术取代了。比如模拟电话,模拟电视,模拟通信,模拟照相机……都数字化了。“创新”,意味着要创造,革新,不能因循守旧。“商业模式、管理体系、运营方式、组织方法、组织文化、资源和生态”,这些都是经营企业自身的一些本质性的问题,数字化转型,不能脱离这些商业本质,而且必须为商业本质服务。“提高效率,降低成本和风险,提升客户体验”,则是数字化转型必须追求的目标和结果,最终目的是增加企业盈利能力、获客能力和市场竞争力。

二、传统制造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?

“数字化转型是所有企业在未来十年必须完成的基本战略任务。” 曾主导美的数字化转型的原美的战略管理总监罗华刚,曾这样论述数字化转型。美的公司是国内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巨大成功的标杆企业之一(9年投入120亿,同期年度净利润从67亿增加到275亿)。因此,罗华刚的观点,值得我们深思。

那么具体来讲,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呢?

首先,是外部环境的需要。无论是宏观、中观和微观环境,都对我们企业做出了数字化转型的要求。工信部已经制定了具体的目标,到2025年,规模以上制造企业,要基本普及数字化,很多政府部门、产业园区、行业协会等,也都对企业的数字化提出了具体的要求。

其次,是满足客户的需要。企业只有通过数字化,才能打造出一个敏捷、快速、高效的组织,满足客户关于质量、成本和交期等,越来越高的要求。

第三,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。企业规模大了,就需要分工,但分工之后,就必须要搞好协作。数字化,可以很好地解决分工和协作的矛盾,打造出分工但不脱节、授权但不失控、扁平高效、公平透明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组织。

最后,还是合规经营的需要。粗放式发展的历史时期已经过去了,合规经营是接下来每个企业,都必须非常重视的问题。而数字化系统,可以帮助企业打造合规的经营体系。

三、电镀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?

  基于我们对电镀行业的实践、分析和研究,我们认为,电镀企业数字化,主要可以分为两大内容。一是设备的数字化,二是运营管理的数字化。设备数字化,主要解决生产人员方面的问题;而运营管理数字化,主要解决管理人员方面的问题。然后两个数字化系统之间再进行数据实时交互和对接,就能达到智能化工厂了。如下图所示。

 

1.png

 

  数字化转型固然重要,但也“要脚踏实地、因企制宜,不能为数字化而数字化”。我们一定要弄清楚数字化的最终目的,是为了降本增效、提升品质,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、获客能力、盈利能力,以及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的发展能力,同时,还需要考虑到企业的现状、人才、资金等因素。具体到运营管理数字化,我们建议企业可以分三个步骤实现:

 

第一步:职能部门数字化。销售、技术、采购、生产、仓库、财务等部门,信息流、任务流、物流、资金流一体运作,形成闭环。

 

第二步:生产车间数字化。车间无纸化,电子看板,工控机触屏操作,在线接收任务、图纸、在线开工、报工,技术规格书数字化,品质管理数字化。

 

第三步:设备操作数字化。通过对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或更换,然后将企业的数字化运营系统和生产设备系统进行对接,实现生产设备和经营管理的一体数字化。

 

  当然,因为设备数字化和自动化节省人工和提高品质的效果立竿见影,企业也可以先期进行生产设备的数字化。如果说生产设备的数字化体现了企业的硬实力,那么企业经营管理的数字化,更多的是体现了企业的软实力。因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数字化是看不见、摸不着的,但其重要性和价值,其实也是非常巨大的,所以更需要企业的各级经营管理人员去认真思考、学习和实现。